名称: | |
描述: | |
公开/私有: | 公开 私有 |
论反讽 |
|
题名/责任者:
|
论反讽 [ 专著] / 倪爱珍著 |
ISBN:
|
978-7-5690-3276-5 价格: CNY56.00 |
语种:
|
汉语 |
载体形态:
|
215页 : 图 ; 25cm |
出版发行:
|
成都 : 四川大学出版社, 2020 |
内容提要:
|
本书讲述反讽从古希腊诞生至今,出现于修辞学、文学、哲学、文化等多个领域,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变迁,主要有转义辞格、美学理论、结构原则、话语策略、文化形态、生存立场。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,已从语言领域扩展至符号领域,出现于多种文化形态中;反讽作为一种叙事策略,广泛出现于文学文本尤其是后现代文本中,其形成机制有多种,如叙述主体的距离、分层、戏仿、情节模式等。比较中西方文论中的反讽可以管窥两者的通而不同。 |
主题词:
|
讽刺文学 文学研究 |
中图分类法
:
|
I0 版次: 5 |
主要责任者:
|
倪爱珍 著 |
附注:
|
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“反讽:从符号修辞到文化形态”(编号:2016M592662)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“作为符号修辞的反讽研究”(编号:15WX01) |
责任者附注:
|
倪爱珍,女,1976年生,安徽桐城人,文学博士,四川大学博士后,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,主要从事叙事学、符号学研究。 |
标签:
|
|
相关主题:
|
|
相关资源:
|
|
HEA| |01762oam2 2200277 450 001| |012020067662 010| |▼a978-7-5690-3276-5▼dCNY56.00 039| |▼aA310000SHL▼bUCS01003993280▼c1103798464 100| |▼a20200807d2020 em y0chiy0110 ea 101|0 |▼achi 102| |▼aCN▼b510000 105| |▼aak az 000yy 106| |▼ar 200|1 |▼a论反讽▼9lun fan feng▼b专著▼dA stu- | |dy on irony▼f倪爱珍著▼zeng 210| |▼a成都▼c四川大学出版社▼d2020 215| |▼a215页▼c图▼d25cm 225|2 |▼a中国符号学丛书 300| |▼a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“反讽:从符号修辞到文化形态”(编- | |号:2016M592662)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“作- | |为符号修辞的反讽研究”(编号:15WX01) 314| |▼a倪爱珍,女,1976年生,安徽桐城人,文学博士,四川大学- | |博士后,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,主要从事叙事学、符- | |号学研究。 330| |▼a本书讲述反讽从古希腊诞生至今,出现于修辞学、文学、哲学、- | |文化等多个领域,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变迁,主要有转义辞格、美学理- | |论、结构原则、话语策略、文化形态、生存立场。反讽作为一种修辞- | |格,已从语言领域扩展至符号领域,出现于多种文化形态中;反讽作- | |为一种叙事策略,广泛出现于文学文本尤其是后现代文本中,其形成- | |机制有多种,如叙述主体的距离、分层、戏仿、情节模式等。比较中- | |西方文论中的反讽可以管窥两者的通而不同。 461| 0|▼12001 ▼a中国符号学丛书 510|1 |▼aStudy on irony▼zeng 606|0 |▼a讽刺文学▼x文学研究 690| |▼aI0▼v5 701| 0|▼a倪爱珍▼9ni ai zhen▼4著 801| 0|▼aCN▼bzjlib▼c202009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