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 | |
描述: | |
公开/私有: | 公开 私有 |
“游”于艺:“游”范畴的文学与文艺学阐释 |
|
题名/责任者:
|
“游”于艺 [ 专著] / 陈民镇,魏逸暄,孔祥睿著 |
ISBN:
|
978-7-307-24960-8 价格: CNY69.00 |
语种:
|
汉语 |
载体形态:
|
15,160页 ; 24cm |
出版发行:
|
武汉 : 武汉大学出版社, 2025 |
内容提要:
|
本书从“游心”与“神与物游”,“远游”与“游仙”,“行游”与“宦游”等方面展开论述。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关键词,“游”在文学、艺术、哲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“游”本为行为方式,后演变为文学范畴,并衍生出纪游文学、游仙文学、山水文学、宦游文学等文学类型,以及《论语》“游于艺”、《庄子》“逍遥游”、《文心雕龙》“与物游”等命题。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“游”的审美意蕴和丰富内涵,并从不同角度予以揭示。本书取“游于艺”的字面意义,借以说明本书从文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阐释“游”范畴的旨趣。 |
主题词:
|
中国文学 古代文论 研究 |
中图分类法
:
|
I206.2 版次: 5 |
其它题名:
|
“游”范畴的文学与文艺学阐释 |
主要责任者:
|
陈民镇 著 |
主要责任者:
|
魏逸暄 著 |
主要责任者:
|
孔祥睿 著 |
附注:
|
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”阶段性成果 |
责任者附注:
|
陈民镇,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、先秦史、中国古代文体学。 |
责任者附注:
|
魏逸暄,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。 |
责任者附注:
|
孔祥睿,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。 |
标签:
|
|
相关主题:
|
|
相关资源:
|
|
HEA| |02229nam0 2200313 450 001| |012025063615 010| |▼a978-7-307-24960-8▼dCNY69.00 049| |▼aH110102GMA▼bUCS01013303606▼c28▼d国图中转库 100| |▼a20250715d2025 em y0chiy0110 ea 101|0 |▼achi 102| |▼aCN▼b420000 105| |▼ay z 000yy 106| |▼ar 200|1 |▼a“游”于艺▼9“ you ” yu yi▼b专著▼e“游- | |”范畴的文学与文艺学阐释▼f陈民镇,魏逸暄,孔祥睿著- 210| |▼a武汉▼c武汉大学出版社▼d2025 215| |▼a15,160页▼d24cm 225|1 |▼a中华字文化大系▼h第二辑 300| |▼a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中- | |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”阶段性成果- 314| |▼a陈民镇,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- | |出土文献、先秦史、中国古代文体学。 314| |▼a魏逸暄,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- | |文学。 314| |▼a孔祥睿,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- | |学。 330| |▼a本书从“游心”与“神与物游”,“远游”与“游仙”,“行游- | |”与“宦游”等方面展开论述。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关键词,“游”- | |在文学、艺术、哲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“游”本为行为方式,- | |后演变为文学范畴,并衍生出纪游文学、游仙文学、山水文学、宦游- | |文学等文学类型,以及《论语》“游于艺”、《庄子》“逍遥游”、- | |《文心雕龙》“与物游”等命题。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“游”的审美- | |意蕴和丰富内涵,并从不同角度予以揭示。本书取“游于艺”的字面- | |意义,借以说明本书从文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阐释“游”范畴的旨趣- | |。 517|1 |▼a“游”范畴的文学与文艺学阐释▼9“ you ” fan - | |chou de wen xue yu wen yi xue chan shi 606|0 |▼a中国文学▼x古代文论▼x研究 690| |▼aI206.2▼v5 701| 0|▼a陈民镇▼9chen min zhen▼4著 701| 0|▼a魏逸暄▼9wei yi xuan▼4著 701| 0|▼a孔祥睿▼9kong xiang rui▼4著 801| 0|▼aCN▼bzjlib▼c20250820